周军民:中国正在开启经济增长新动力



周军民博士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发展与园区经济规划研究所


  新年伊始,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中国经济的全年成绩单。2015年全年GDP总额达到67.67万亿,增长6.9%,人均GDP超过4.9万元,服务业GDP占比超过50%达到50.5%。虽然GDP增速较低,但仍然属于改革以来的增长史中的中速增长和全球范围内的高增长,仍然在党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增长目标范围内,仍然超额完成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55.8万亿GDP总额和47%服务业占比的终期目标。按增加值粗略估计,2015年中国人均创造的经济产值已超过20万元,这还是扣除了中间产出的产值。可见,2015年的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
中国经济“软着陆”,为新增长动力“空中加油”
  中国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降低,是中国政府主动作为的结果,意在去产能、去债务和调结构,实现经济增长的“软着陆”,为“双创”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腾出空间。从“十一五”中期至今,从宏观经济形势上看,我国经济基本完成了自2007年经济过快增长和对2009-10年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采取刺激政策导致经济过热所进行的调整。期间GDP的增长速度已经从2007年的14.2%、2010年的10.3%,逐步回落至“十二五”中期的7.7%,及“十二五”末期7%左右的增速。1992年至1998年中国经济实现过一次“软着陆”,中国政府已具有驾驭宏观经济“软着陆”的经验。与92年GDP仅2.7万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7年GDP已达26.8万亿,相当于92年的10倍。因此,此轮“软着陆”是大体量的着陆,需要形成较长的着陆缓冲带。

  可以肯定,我国宏观经济将在这个水平上成功实现“软着陆”,“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将会稳定在7-8%的合理区间内,不会出现乔治·索罗斯所言的不可避免的“硬着陆”。中国经济在面临重大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较为不利和不确定的国际形势下基本实现“软着陆”,同时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动力蓄势、加油,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成就。



增长动力再切换,新增长动力要管五十年乃至更长时间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形成了三轮鲜明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改革开放国策出台后,中国经济形成了一轮制度放松引致的快速增长,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这一阶段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为满足中国经济需求形成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民营经济迅速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切换为进出口贸易。这两轮增长,简言之就是中国经济主体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两个阶段,同时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伊始,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是第三次切换增长引擎的必然要求。这次增长动力切换不能再沿用过往满足国内和国外市场需求的路径,而是要站在全球化竞争中优化我国经济结构,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和结构更合理阶段的转换,形成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不可否认,我们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一揽子解决之前三十年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强的领导、更坚定的信心和更强的创造力切换增长动力。

新兴产业,已成为增长新动力
  当前的过剩产能主要集中钢铁、煤炭、水泥、有色和船舶等行业,并且集中在少数城市或地区,撇开过剩产能行业,中国新兴产业欣欣向荣,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呈蓬勃发展之势。我们在全国的调研发现,一方面要坚决去产能,另一方面要坚决发展新兴行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例如,中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业都还刚刚起步,远未形成产业体系,还需要提质增效进入高端化发展阶段。2015年,我国高铁技术继续向国外输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2.7%,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26.2%。新能源汽车生产增长1.6倍,工业机器人增长42%。全年我国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服务业税收占比54.8%,服务业税收的增量占整个税收增量达80%,其中与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税收增长19%。

  又如,上海、深圳等沿海的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增长速度都比较快。没有这些过剩产能羁绊的深圳,全年GDP增速超过全国约2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大,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达到4.05%,比肩发达国家,总量实现5年翻番;前三季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增长16%,占GDP的比重提升到39.6%。深圳过去十年的“腾笼换鸟”实现华丽转身的经验表明,只要主动转型升级,坚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全社会重视技术创新就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高端消费,经济增长新动力
  事实上,我国对高科技和高端服务从来都不缺乏需求,部分还是严重供不应求的。例如,高科技智能汽车、高端智能手机、高品质的消费品、旅游、健康服务、医疗服务、教育和商务服务等等,普遍存在供应不足或地区供应不平衡。经过这轮调整,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和有志之士已经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于企业的重要影响力,对研发原创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前所未有地的重视并迅速付诸行动。可以乐观地展望,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有越来越多国产原创、领先世界的产品并成长出越来越多受人尊敬的本土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

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城市经济增长新动力
  拓宽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内涵,开动这个传统引擎,将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我国首批海绵城市总投资超300亿元,地下管线改造工程拉开序幕。2014和2015年铁路分别开通7000公里和8300公里,“十二五”期间,铁路新线投产达到3.05万公里。到2015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自武广高铁运营以来,我国只用5年多的时间,已只有西藏没有高铁,已形成显著的网络效应,大大提升了中国商务运营大环境。国际知名的IT ODM企业富士康集团已沿着我国高铁网在全国近30个城市布局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高科技制造业。而以往略显昂贵的高铁票价,也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而非常亲民;用不了多久,高铁票将显廉价优势。当前,中国亿万群众旅行首选的交通工具已是世界一流的高铁。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城镇化,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城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这些城市都需要规划或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地铁成为提升这些城区功能、降低出行成本、提升居民幸福感、加速人口和服务业聚集的新动力。我国高达49%的居民储蓄率为城市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PPP投资模式已成为我国新一轮社会投资的热点。2015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13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总投资超万亿。

国家战略大格局,经济增长添中长期新动力
  十八大五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战略新思维,加快塑造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动力。供给侧改革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改革、发展教育、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这一类问题,着重于创造有效的产品和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实质是创新。2015年,法定资本达1000亿美元的亚投行正式成立,人民币加入SDR,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签署550亿美元合作项目,为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运作平台和有效需求。自贸区是国家战略,继国内四大贸易区之后,《中澳自贸协定》正式生效,成为中国与其他国家迄今为止签订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整体水平最高的自贸协定之一。吸收自贸区经验,我国将从2018年起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顺应双创发展战略,国务院已经明确将于2016年试点IPO注册制,将对市场的监督权赋予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创新企业的市场发现功能和市场投融资体系将得以建立。

  2015年末,中央正式推出了全面二胎政策,中国人口红利将得以延续,打消人口红利消失的顾虑。人类社会至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和适龄劳动人口,加上放开二胎政策,中国人口红利将能在更长时间里持续支撑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发展。而中国持续20年每年六七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将提供技术创新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我们有充足的人力资源缔造技术创新型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