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正加速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中心,一批创新成果近日集中涌现。

  12月17日至19日,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三周年优秀成果发布,110项优秀成果入围。各类在沪机构展示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涵盖隐私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分布式技术等前沿方向。同时,《上海金融科技发展白皮书(2021)》也在会上发布。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成为金融行业新的发展引擎,金融行业数字化浪潮势不可挡。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致辞时表示,目前,上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经超过5500亿元,累计打造了100多个重点应用场景。下一步,上海将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点目标任务,加快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着力实现更多关键技术突破,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着力实现更多金融科技产品创新,推动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当日,论坛还发布启动了一系列助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举措。其中,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上海)首批项目名单发布,26个入选项目覆盖资管科技、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合规监管、业务辅助、客户服务等各个领域业务场景,为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探索。此外,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两大新设专委会——智慧金融专委会与前沿技术与安全专委会成立,推动金融科技产业向纵深发展。

  人才培养是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当日,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启动。基地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和产业园区的生态集聚、空间区位等优势,打造金融科技人才供需对接平台、联合培养基地、标准认证中心,提升金融与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市场化、专业化、应用化水平,助力金融科技人才高地建设,推动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能级提升。

  来自金融市场、银行、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子公司等20余家机构领导共同签署了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行业共建宣言。据了解,首批行业共建单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12家金融要素市场,交通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等9家金融机构,沪联金科等5家金融科技公司。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嘉宾纷纷展望数字技术赋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

  “能源转型大趋势是从基于地下自然禀赋的能源开发利用走向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开发利用。随着‘双碳’进程稳步推进,我国能源结构将从以煤炭为主走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时代,实现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绿色转型,由此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黄震表示,根据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的研究,预计到2030年我国光伏和风电装机规模将达18亿千瓦,到2050至2060年达到50亿千瓦至60亿千瓦。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监事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蒋昌俊表示,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深入发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不断扩容,建立健全数字人民币运营系统全流程安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科技数字化在给行业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对新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是数字化时代治理的重要维度。其中,数据合规是数字化时代一个需要优先考虑的合规问题。”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阳表示,数据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在使用、界定、产生、确权等方面,以及在接触数据的机构层面、行业层面,都要有一个数据合规的整体框架,而这个框架必须落实到公司部门的各个环节。